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十分常见腰痛病,好发于青中年人,发病原因与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等有关。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位于腰4-5及腰5-骶1椎体之间,突出的间盘组织挤压腰部神经,加之局部的炎性反应刺激,是致病主要因素。发病后都会引起程度不同的神经疼痛症状,表现为下腰痛及一侧或两侧的下肢串麻痛,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。此病的诊断根据病史、症状、体征,结合CT或核磁检查即可确定。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突出的间盘髓核组织大小及占位在CT上表现为膨出型、突出型、脱出型和游离型4种类型。
从临床大宗保守治疗前后病例的CT影像学变化来看,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论采用牵引、按摩、针灸、电磁疗,还是各种药物治疗的方法,绝大多数患者虽然可以消除症状体征,达到临床痊愈标准,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椎间盘突出物,也不能使已经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缩。这就与一条拉长的橡皮筋失去弹性,再也回不到原来的位置是一样的道理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保守治疗作用不大,其实疗效却是很肯定的。
临床观察发现,很多影像学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膨出型、突出型等,却无明显腰腿痛,或仅有轻微不适症状,说明人与腰间盘突出常常能够“和谐相处”。而有一些患者,尽管腰椎间盘突出也不严重,但腰腿痛症状却很明显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这是咋回事?研究发现,单纯轻度神经根致压,不会引起明显神经根痛,然而突出的髓核可诱发免疫和炎症反应,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炎症密切相关。另外,随着年龄增长,尤其是中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不再有多大变化,但其继发性改变又逐渐显现,诸如腰椎管内的黄韧带肥厚、椎小关节退化增生等,又可导致神经根行走的通道狭窄刺激神经,从而产生了腰痛下肢麻木无力症状。
目前,仅有少数个案报道证实,经过适当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物可表现出缩小甚至吸收的现象。其机理推测可能为,髓核的突出诱发的免疫反应可促使髓核的吸收消融,特别是脱出型和游离型,zui有自我吸收可能性。
王振卿医生建议,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都可采取保守治疗即非手术疗法,治疗一般以中西医综合治疗为主,包括卧床休息、牵引、理疗、推拿、针灸、中药、佩戴腰围等,急性期须卧床休息3~4周。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积极正规保守治疗,配合自我功能锻炼大多都能痊愈,疗效满意,可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,因此不必过分纠结突出物是否完全消除。如经保守治疗3月无效,才可考虑采取微创手术治疗(如椎间孔镜手术),这部分病人也仅占5~10%。
一是日常生活中转身、弯腰等动作要缓慢,搬抬重物姿势要正确,不能把力全集中在腰部;二是注意预防腰部急性外伤,如重物打击、车祸伤、摔跌伤,以防损伤椎间盘组织;三是防止腰部受风寒侵袭,血运失衡,椎间盘变性;四是避免久坐,以防肌肉劳损;五是积极健身,增强腰椎稳定性和肌肉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