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>主治病种>>中医内科
中医内科
乙肝
时间:2019-06-29作者:admin浏览:2041
潜伏期为6周到6个月,通常为3个月。从肝炎病毒侵入到最初的临床症状,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。潜伏期因种类、数量、毒性及人体免疫力而异。
1.全身表现
患者常感到疲劳,易疲劳,伴有轻度发热等。失眠、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。
2.胃肠道症状
肝炎时,肝功能异常,胆汁分泌减少,常出现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厌女、上腹部不适、腹胀。
3.黄疸
病情严重时,肝功能受损,血中胆红素摄取、结合、分泌、排泄、胆红素浓度增加等障碍。胆红素是从尿液中排泄出来的,尿液会变黄,是黄疸最早的表现形式。血胆红素水平继续升高,导致眼睛发黄和皮肤色素沉着。由于胆汁酸排泄障碍,血液中的胆汁酸浓度增加,过量的胆汁酸沉积在皮肤中,刺激周围神经,可引起皮肤瘙痒。
4.肝痛
慢性乙肝一般无剧烈疼痛。有些病人可能有右上腹、右肋季节性不适、钝痛、压痛或叩击痛。如肝区疼痛严重,应注意胆道疾病、肝癌、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可能性,避免误诊。
5.肝脾肿大
由于炎症、充血、水肿、胆汁淤积,患者常出现肝肿大。晚期肝细胞大量受损,纤维组织萎缩,肝可收缩。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,脾脏未明显肿大,门脉高压,脾脏充血,可引起脾脏肿大。
6.肝外表现
慢性乙肝,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脸暗黑暗黑,称肝病脸。大、小鱼在手,明显充血,称为肝掌。皮肤上的一簇扩张的放射状毛细血管,如蜘蛛的毛细血管,被称为蜘蛛痣。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、乳腺对称或不对称增生、肿胀疼痛及乳房发育,偶尔误诊为乳腺癌;女性可能有月经紊乱,闭经,性欲减退。这可能与肝功能下降、雌激素失活减少和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。
7.肝纤维化
慢性乙型肝炎炎症长期得不到治愈,反复发作,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,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,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,形成肝纤维化。如果肝纤维化伴有小叶结构损伤(肝再生结节),则称为肝硬化。两者在临床上很难分离,慢性肝病从纤维化到肝硬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。
 


专家介绍

王振卿

山东名中医药专家
主任医生、教授
中山医学科学研究院院士
济宁市公卿中医药研究院

返回顶部